糖尿病飲食的謬誤

 

Photo by Brooke Lark on Unsplash


不久前,我為女兒念《小馬過河》這本書。

故事是這樣的,有一匹小馬答應幫馬媽媽的忙,送一袋麥子到磨坊。小馬跑啊跑啊,被前面的一條河擋住去路,小馬感害怕,就跑去問正在河邊吃草的一頭牛:「牛伯伯,這河我能過去嗎?」

牛說:「水很淺,剛漫過小腿。」

小馬正要過河,旁邊來了一隻小松鼠:「別過河!水很深,我的朋友昨天過河時淹死了。」

小馬被眼前的事難住了,決定回家問馬媽媽。

馬媽媽問小馬:「到底深還是淺,你能不能過去,你仔細想過嗎?」

小馬難為情地搖搖頭。

馬媽媽溫柔地說:「牛伯伯又高又大,當然覺得水淺;小松鼠那麼小,一點兒水就能把淹死,當然覺得河水深。他們說的都是自己的情況,你自己呢?」小馬馬上明白該怎麼做了。

上書後,我在想,當到飲食這件事,有的人何嘗不是跟小馬一樣,也經歷「該聽誰的」的迷茫時刻?

記得小時,不時有親友上門探訪父親,他們會帶來各種晒乾的草藥。據說這些草藥對父親的病有幫助,隨後幾天,家裏總是飄散著煎藥的濃濃味道。在念小學低年級我,就這樣從家庭生活中,知道了這種奇怪的病,叫做糖尿病。

每到用餐時間,母親為父親盛的飯只有半碗;水果放到嘴裏嘗到「甜」味,父親就不敢多食。白糖,幾乎是父親的夢魘。

我從父親患病經驗中,自然而然吸收到這訊息:帶甜味的食物和米飯,對糖尿病患皆不利。但是長大以後求學獲取相關知識,才注意到原來童年時代接觸的糖尿病知識並非正確,過後就修正了自己先前對糖尿病的錯誤認知。

完成學業、踏入社會為病服務,發現部分糖尿病的認知跟父親那個年代相差無幾,有的病患被診斷出糖尿病後,就跟味道帶甜的水果完全切斷關係。

有個糖尿病人,第一次見面時,說出困擾著一部分病患的問題:「飯只吃三湯匙,可是血糖卻沒有改善。」了解後,發現這位患者把注意力全都放在人家說的「飯不好,不能多吃」、「聽說苦瓜對血糖控制好」、「地瓜對血糖控制好」……各種似是而非的訊息。

與這群病患溝通了解後,才明白原來他們對食物的選擇有兩種極端的概念:一個是「可以吃的食物」,另一個是「須戒口的食物」這並不是正確的。這些零碎、面的資訊,病患不知所措,就如故事裏的小馬一樣。

 糖尿病飲食的誤觀

 我也發現不少人把「糙米」視為生病的人才吃,身體沒病沒痛的話吃白米就好。同行朋友也說:「我們建議大家多以糙米替代白米,有的人會說不是白米飯哪吞得下去;可是,一旦被診斷出糖尿病,卻立即視白米為毒藥,一粒都不敢下肚。」

大部分糖尿病患都會主動減少大量米飯的攝取,有的甚至不吃。一名親人在一次健康檢查中,發現空腹血糖高於正常血糖標準,醫說了一句「飯要少吃」,這名親人就午、晚餐只吃燕麥片,半粒米都不吃。

結果,只吃麥片不吃米飯的「新」飲食習慣維持不到一個月,親人就放棄麥片而重新投米飯的懷抱。

患者其實應該把時間與精力花在學習,了解什麼食物含有碳水化合物多少一次可進食多少。有了概念就能吃得適量,而不是都不吃或者亂吃

碳水化合物食物包括:米類(米、壽司、米粉等),麵粉(麵條、麵包、餅乾、包子皮、餃子皮、油條、薩、漢堡等),穀類(小米、蕎麥、薏、燕麥等),豆類(綠豆、豆沙餅等),根莖類(地瓜、馬鈴薯、山等)。

每次我把上食物圖拿出來給患者看,大多數人瞬間臉色大變:「哇,那我不就很多食物不能吃?」

其實,這些食物都能吃。

無論是健康良好的人或是糖尿病患,碳水化合物食物都對人體有益,是身體所需能量的來源。碳水化合物經過消化,分解成葡萄糖,使血糖上升,對餐後血糖水平有著重要影響,患者需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取量,不是都不吃飯

有的病患選擇不吃主食,飲食以肉類為主,據說這樣吃就能控制住血糖。如果只吃肉完全不吃主食,既然都沒吃碳水化合物,血糖會下降是必然的。我們可以試著這樣思考,身體需要的碳水化合物該從哪裏來,不就是分解身體其他組織如肌肉來提供所需的能量嗎?另外,過量吃肉有可能吃進過多的脂肪和膽固醇,長期來看,對心臟健康並不是好事。

實際上,到目前為止,並沒有任何一種飲食完全適合糖尿病患。

諮詢專業的營養師,了解各類食物的性質以及人體每日所需的營養攝取量,定時定量食,加上藥物控制和運動,讓血糖保持穩定,這方面的努力才真正有利於糖尿病病情的控制,也更具意義。

營養師會按照患者的糖尿病類型、用藥、年齡、文化、宗教(如伊斯蘭教徒不吃豬肉)、對食物的喜好、經濟能力等因素來設計其膳食,絕對不是讓每個病人拿著一模一樣的天糖尿病食譜回家依樣畫葫蘆。

病患也需學習食物代換表,屬於同樣組別的食物可相替換,這樣病患就能吃多樣化的食物。病患不應該每天都吃同樣的食物,因為每一種食物都含有不同的營養素,有的含量高有的低。多樣化的飲食,同時增加吃的樂趣。

患者可以在家自行做血糖監測。此外,可以把每日所吃的食物、飲料記錄下來,這樣做似乎很瑣碎麻煩,卻是最實際的做法。曾有患者每日只吃三湯匙飯,血糖卻還是控制不佳,看了他的飲食記錄,才發現患者少量的飯,感覺不夠飽,結果餃子吃了一大盤,忘了餃子皮也是碳水化合物來源。

通過血糖監測,患者本身能了解飲食控制對血糖的影響,再經醫和營養師協助,就能逐漸調整與修正飲食習慣 

Comments

Popular Posts